(资料图片)

7月2日讯(记者 陈美) 2023年以来,A股震荡不断。不过,科创板的硬科技公司仍然吸引着不少外资机构前往调研。据星矿数据统计,上半年有超200家科创板公司被外资机构调研,其中,机械设备、电子、生物医药领域是重点。以6月为例,科创板公司就迎来超500家外资机构调研,包括摩根、景林资产、新加坡政府投资,以及礼来亚洲等。分月份来看,5月外资机构调研家数多达到1039家。全球化业务布局被外资机构问及 从频率来看,生物医药和电子类公司是外资机构调研最多的行业,其次是机械设备。生物医药中,华大智造、海泰新光、百克生物、澳华内镜、海尔生物、迪哲医药、奥浦迈、爱博医疗、联影医疗、百济神州、艾力斯等被调研最多。电子板块中,华润微、帝奥微、普冉股份、东芯股份、瑞可达、盛美上海、唯捷创芯、希荻微、芯原股份、中微公司、华峰测控、恒玄科技、传音控股等受到关注。于2021年11月上市科创板的澳华内镜,今年被79家外资机构调研,涉及野村东方国际证券、3W Fund Management、HSBC Global(花旗全球)等。调研时间集中在今年1月17日和4月28日,内容主要为AQ-300在临床端试用情况的反馈,预期海外市场增速以及市占率预期等。对这些问题,澳华内镜表示,AQ-300临床试用反馈不错,尤其是图像端的表现,但考评维度还有操作性能、耐用性、可靠性等。“预计半年左右时间把AQ-300打磨到临床更加满意状态,下半年进入装机高峰期。”海外市场规划上,澳华内镜称,未来几年仍以国内市场为主,海外市场将采取多元化措施,即多产品、多渠道、多品类。比如,海外市场以AQ-100、VME系列、AC-1多产品为主,后续逐渐导入中、高端产品;海外市场仍是主打欧洲,其他地区采取代理方式,考虑复制德国子公司模式。澳华内镜之外,华大智造、联影医疗、百克生物等公司同样被外资机构问到了全球化业务布局、研发投入以及未来产品方向、新产品性能和成本等问题。一位投资人告诉记者,生物医疗公司出海和产品成本,以及未来布局方向是机构普遍关注的重点。“因为行业始终要解决商业化落地问题,技术迭代下,新产品更是关系着公司未来业绩的增长和爆发点。在国内市场存量现状下,如何寻求海外增量,一些生物医疗公司重点的打法,机构们都会关心。”电子板块方面,外资机构较多关注明星公司,比如中微公司、唯捷创芯、芯原股份、华峰测控、传音控股、华润微等。这些公司中,设备研发以及行业客户情况最受关注。在今年3月中微公司的调研中,薄膜沉积的研发布局和战略规划多被问及,刻蚀设备的新签订单情况和趋势也是重要问题之一。值得一提的是,刻蚀设备作为半导体产业重要一环,中微公司是否培养国产零部件供应体系,也被机构询问。对此,中微公司称,目前刻蚀机有约60%的零部件国产化率,MOCVD有约80%的零部件国产化率。生物医药公司走势不佳,电子板块表现分化尽管生物医药和电子板块公司被外资机构频繁调研,但上半年上述领域类公司股价表现并不佳。以华大智造、百克生物、联影医疗、百济神州为例,这些公司均是外资机构青睐的对象,历史上也多次被调研,但今年股价波动较大。其中,华大智造从最高124元的价位,下跌到目前的88元附近。4月,最低触及到71元的低点。百克生物亦是从1月最高的74元,下跌到3月的53元,4月虽然出现过一波涨幅,但现在股价又回到60元以下。联影医疗上市后,更是开启下跌模式。截至目前股价跌至130元,而今年1月股价最高为190元。一位生物医药领域投资人对记者表示,生物医药公司中,医疗器械公司估值比制药公司低,是行业共识。但今年以来,制药公司估值持续回调。“这一方面来自于中国制药公司在医保或者其他商保之下,是否能在这种市场中得到足够回馈;另一方面欧洲、美国在创新药能力方面经历了几十年历程,中国企业在这方面构建体系和系统化能力时,需要考虑有没有一些方法突破,在速度上超过欧美。”该投资人谈到。该投资人表示,中国制药企业在国际化发展上,“这对不管是生物制药还是生物科技公司,都对提出了更大要求。**”与生物医药一样,有些电子板块公司上半年走势不佳。比如,希荻微、华润微、帝奥微、瑞可达等,这些公司上半年股价呈现下跌态势。以跌幅较大的瑞可达为例,上半年股价直接从1月最高的80元,跌至目前的47元,跌幅超25%。但也有部分公司表现亮眼,如传音控股、盛美上海、唯捷创芯。特别是传音控股,上半年公司股价从1月最低的73元,涨到现在最高的132元,涨幅几乎翻番,而这家公司一直受外资机构关注。此外,盛美上海、唯捷创芯也走势强劲。星矿数据显示,上半年传音控股被109家外资机构调研,主要问题涉及销售模式、手机业务发展空间、非洲消费者需求以及非洲移动互联业务发展前景等。

关键词: